一根芦笋切成三节做成罐头,笋尖卖到法国超市,中间送到德国超市,尾巴进入西班牙超市,并深受欧洲消费者追捧。创造这种“一根芦笋卖三国”营销新模式的菏泽盛庆食品有限公司,是如何完成这一“壮举”的呢?
记者采访后得出的结论是:通过海铁联运专列打造的“新商路”送达五洲四海,把火遍全网的“宇宙中心”曹县地方美食端上世界各国的餐桌。星光不问赶路人。2月7日23点50分,随着一声长鸣的汽笛,又有8个标准箱的芦笋罐头在曹县站“乘坐”海铁联运班列出发,9个小时到达青岛港后,将“坐”船经“海上丝绸之路”飘洋过海到达德国汉堡。近年网上走红的山东人口大县曹县,地处鲁西南黄河中下游平原,这里土地平坦肥沃,种植果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,当地聚集了几十家面向欧美日韩的果蔬加工企业,仅芦笋罐头一项,出口量就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二以上,是我国最大的芦笋种植、加工和出口基地,是中国有名的芦笋之乡。全县有芦笋基地面积20余万亩,年产优质鲜笋达18万吨。当地企业制成的芦笋罐头成了国内外热销的美食产品。菏泽盛庆食品有限公司业务主管刘生告诉记者,为打开国际市场,他们花了很多心思去研究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口味和喜好。在欧洲销售的时候,发现法国人只吃笋尖,后边扔掉;德国人吃中间,两头扔掉;西班牙人喜欢吃粗笋,把笋尖甚至中间都扔掉。抓住不同国家消费者的不同饮食习惯,刘生他们开始在产品研发上动脑筋,推出“一根芦笋卖三国”的新模式,不仅满足不同国家消费者的需求,还实现了一根芦笋的利润最大化,也让企业的生产成本下降了5%。2022年,这家企业的芦笋罐头产销量比2021年增加了15%。该公司负责人汤玲琳介绍说,实现产品卖全球骄人业绩的关键,是要保证原材料采购和产品外销都有一个畅通的“商路”。之前,都是委托汽车运输把罐头送往港口赶船期。但是,公路运输有很多不可避免因素,冬天有时车来不了,下雪天集装箱没法装,经常会因为耽误交货期,给国外客户造成不好的影响。铁路以钢铁担当为鲁西南地区打通了进出口的黄金通道,聊城车务段曹县站设立内陆港,每天最多可承运3列、200标箱的货物,同时还开行了和黄岛港、日照港、董家口港的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业务。汤玲琳他们从世界各地采购的原材料、销售到全球各地的产品,都可以在家门口的曹县火车站实现接收和发运。在芦笋制品的销售旺季,车站还为企业专门开行“芦笋班列”,2018年6月27日首开定点、定线、定价、定车次的“芦笋班列”,为满足周边外贸企业时效提供了保证。在装车组织上,曹县站采取空箱重箱不落地,提高周转效率。当回送空箱的班列到达曹县站内陆港(集装箱货区),车站将空箱直接抓取到转运拖车上,随后拖车“点到点”开进企业,装载完毕立刻原路返回,将满载罐头的重箱装上班列,全过程做到箱不落地。由于集装箱装车都是在夜间作业,为方便货主,车站提供一条龙服务,安排检斤、验箱、外勤货运员24小时值班,做到只有“人等货”,不让“货等人”,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,根据需求备好人员、设备,保证集装箱随时进场过磅装车,确保班列运输畅通无阻。同时,与港口主动对接,实现了港铁信息互联互通,货源信息自动化采集、智能化分类,科学配置运力,极大地提高了集装箱的周转使用效率。随着服务的提升、市场的培育,货源聚集效应更加显着,曹县及周边货源逐步增多,辐射鲁西南、河南、安徽及周边地区,越来越多的货主选择铁路发送货物。
网友评论